项目介绍

返回首页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过半!人大代表:尽快建立近视屈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

来源: 日期:2023-03-08 点击次数:207

摘要: 用眼负荷大、缺乏户外活动、睡眠不足、不良用眼习惯是导致儿童眼健康不良的重要诱因。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在今年两会上,递交了一份关于《互联网时代更应与时俱进防治兼重关注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问题》的建议。他指出,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应用的深度普及,儿童青少年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长日益增多,首次触网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为此,儿童的近视防控也亟待与时俱进,焦点前移,防治兼重。

  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2022年,范先群院士团队曾在上海、山东、天津、辽宁和广东5个省市的城市和乡村,对近5万名家长、学生和教师开展了一项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现状的抽样调查。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学习和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较长,学生用眼负荷较大。60%的高中生每天课后的长时间用眼2小时以上,近30%的小学生和初中生、50%的高中生每天课后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时间超1小时。”范先群指出,学生户外活动时长,睡眠时间也存在不足。

  另一方面,不正确的防治理念与不充分的公共卫生服务覆盖是近视防控“拖后腿”的重要因素。范先群指出,学生与家长群体对近视防治理念有偏差,“重治轻防”的理念依然有相当市场。调研显示,87%的受访家长只有在发现孩子视力异常的时候,才会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眼科检查,而一般到这个时候,近视已经不可逆转。

  还有相当一批受访者仍然存在“近视后,眼镜可以不经常戴,用时再戴”、“能看得清黑板就可以不用配眼镜”等错误观念;甚至有1/4的受访者认为“存在治愈近视的方法”。“近视防控贯穿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但儿童眼健康在我国各地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水平不均衡。”范先群说。

  为此,范先群呼吁:政府层面应尽快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屈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逐步完善视觉健康的管理手段。加快推动地方屈光筛查和行为大数据分析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研究技术平台,通过数据平台监测分析学生视觉健康情况,定期评估学生视觉健康数据变化,及时发出预警。同时,家长、学校、医疗机构能够之间能够实现屈光发育档案共享,动态了解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变化。

  再者,落实学校、医疗机构、学生家庭的三方责任,加强近视防控的三级预防体系建设。在预防近视和早期筛查发现的一级、二级预防阶段,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以学校为主体责任方,在疾控部门协助下,加大眼健康教育和筛查力度,做到学龄儿童的全覆盖。在已经患有近视,需要医疗机构干预诊治的三级预防阶段,加大公共卫生资金投入。对于家庭一方要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促进家庭及儿童青少年本人健康用眼意识的提升。

  范先群建议以数字技术构建完善的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闭环管理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屈光发育档案建立、近视预警、转诊、复诊管理、预防和规范矫治干预、健康宣教等综合、连续、全程的视力健康管理与服务,实施完善的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闭环管理。

考生报名知情函

×

已成功报名的学员在完成要求的学时后,可以参加当期的考试。对于经考前培训学时达标并考试合格者,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颁发相应能力水平评定证书,其证书性质为培训合格证书,非职业/执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和职称类证书,表明学员参加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并且在全国统一考试中成绩合格,反映学员掌握了一定的专业能力,不存在可转为注册类执业资格证书及挂靠等情况。

在此提醒望广大学员及相关单位谨慎识别,不要相信“兼职/挂靠”、“职业/执业资格”、“从业资格”、“资格认证”、“资格认定”、“转注册”、 “免考”、“直出”、“包过”等违规误导宣传,谨防上当受骗。同时,对于假借我中心名义的不法行为,我中心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举报电话:010—53346335